很多人把老人比作“老小孩”,谁都愿意抱一抱婴儿,闻一闻孩子身上特有的乳香味,但是否愿意和老人亲密接触,那可真要考验一下你的孝心了。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人身上特有的,或浓或淡的“老人味”。
不只是年轻人,许多老人其实也会介意自己身上的“老人味",而拒绝和家人孩子亲近,甚至产生自卑和愧疚的心理。但其实,“老人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到老年之后,身体就会更容易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老人味”,帮助老人减轻心理负担,回归正常生活。
01. "老人味"为什么不像"婴儿味"那样好闻?
美国莫内尔化学感觉研究中心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曾以20岁至30岁的青年组、45岁至55岁的中年组和75岁至95岁的老年组为样本进行测试,结论是,老年人确有一种特殊体味,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日本研究人员甚至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来形容老人身上的这种特殊气味,叫作加龄臭(kareishu)。
一般人活动后,汗水排出与油脂分泌经分解后会产生味道,这味道可通过清洗来消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皮脂腺分泌、荷尔蒙等都发生了变化。老年人活动力减退或者有疾病影响体内代谢,清洗次数减少,造成皮肤角质逐渐累积,受到细菌分解时就会产生气味,这种气味中含有一种叫“2–壬烯醛”的成分,是“老人味”不好闻的主要原因。
02. 老人味究竟从何而来?
但“老人味”的产生远不止此,它既是老年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也反应了养老护理的照护水平,甚至是某些重大疾病的信号。
人体的气味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汗腺,还有体表微生物群,比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产生气味。人老后,皮肤抵抗力降低,更容易感染,出现皮炎、湿疹、溃疡、毒疮等皮肤病,从而散发异味。
其次,老年人因为牙周疾病较多,牙齿间缝隙增大,食物碎屑容易残留其中,如果不注意清洁口腔,这些食物残渣经过细菌发酵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口臭。
此外,很多老年女性存在尿失禁或老年性阴道炎、老年男性也存在前列腺增生、小便淋漓不尽的症状,导致裤子上经常有尿渍,这些来自下体的异味,往往也是“老人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有些老年人甚至是多病共存,同时服用数种药物,药物代谢产物也会有特殊气味。
03. 那怎样去调理“老人味”呢?
“老人味”并非无法预防和去除。要想去除老人味,先要判断味道产生的原因。
04. 除了用药,还可以尝试一下食疗方和验方。
1)鲫鱼煲汤
中医认为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祛湿。鲫鱼汤补脾益胃效果甚好。
做法: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乳白色,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即成。
2)薏苡仁熬水当茶饮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长于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可单独熬水当茶饮,或与山药、茯苓、砂仁等同煮食用。
3)对于有些老人汗出较多的,可以用人参煲汤或泡水喝。
益气固表最好的是人参,有条件的家庭可用人参片来煲汤或泡水喝,也可以打成粉,每天取2~3克,与餐同服。
不过要注意的是,出现大便干结、不耐热、口干口苦等实热症状的人群要忌用,以免进一步加剧热证,此时可用性质温和且同样长于补气的太子参或黄芪来替代。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让我们的长辈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就从降低“老人味”做起吧。
点击预约慈爱嘉居家服务
我们和您一起用爱守护家人
咨询及预约
慈爱嘉专业居家护理服务
欢迎拨打
慈爱嘉服务热线400-111-1128
或添加慈爱嘉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