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智能设备的适老化、公共设施的适老化等问题开始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而在美国,独身老人的增多,加之疫情造成的社会隔离,老年人孤独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今天的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了面对老年人孤独,当地政府是如何解决的?社会的评价或反响怎样?老年人接受情况如何?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全文
01.
去年11月,弗吉尼亚在她九十二岁生日时得到了一只机器猫,现在这只“猫”总是陪伴在她身边。每次,弗吉尼亚弯腰推着助行器在沙发与浴室间来回走动的时候,“猫”都喜欢跟着她,因为弗吉尼亚的助行器上挂着一把用来拆邮件的橙色剪刀。
弗吉尼亚喜欢“猫”的那双绿眼睛,她喜欢在早上醒来时,就看到“猫“在身边。当她伤心的时候,她会坐在沙发上,把机器猫放在自己肚子上,任由它做自己的事。虽然弗吉尼亚知道“猫”做出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软件程序控制完成的,但当“猫”用头蹭着弗吉尼亚、伸展着自己身体的时候,她觉得这几乎就是一只真猫。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弗吉尼亚就告诉我“尽管我知道它不是真的,但是……哦,它又喵喵叫了!”
弗吉尼亚给这只“猫”取名为珍妮,这也是在当地“老龄服务局”工作的一位待人友善的工作人员的名字。正是珍妮告诉弗吉尼亚,县里正在给像她这样的老人分发机器人宠物,她可以在机器猫、狗两者中选一个,问她是否想要。
后来,每天给弗吉尼亚送免费午餐的司机为她送来了这只宠物。司机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弗吉尼亚展示,所以没等她动手,司机就帮她打开了盒子。这只小猫是橙色的,白色胸前有锥形胡须。但没有人对弗吉尼亚提到过,这其实是州里为缓解老人孤独感而进行的一个项目。
02.
去年春天,当新冠病毒出现在当地县里时,“老龄服务局”50岁的社会工作者亨迪发现自己突然无法与数百名由她负责的老年客户见面了,过去例行的家访被电话“探访”所取代。疫情前她经常驱车穿梭在无名村镇间,探访住在破旧农舍里的老人,但这种日子似乎都结束了。一些亨迪女士负责的老人告诉她,他们没办法买食物,也不敢出家门。当时,地方政府给老人送去了包装好的熟食,亨迪便志愿去帮忙将食品分发到各家,这样她便能通过送餐了解到老人们的情况。
对独居的老人,亨迪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美国,这样的独居老人有很多,美国的老年人比世界上其它大多数地方的老人更可能独自生活。在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近30%的人独自生活,而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女性,亨迪尤其担忧她们在隔离期间的生活。
1995年,芝加哥曾经历过一次高温天气,当时气温达到了41摄氏度, 700多人因此死亡,而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超过65岁的老人。在2003年,SARS病毒爆发期间,卫生当局报告:被隔离的老年人自杀率在激增。一些人留下字条说,他们害怕成为家庭的负担, 另一些人则说他们感到很孤单。
疫情期间,亨迪和她的同事们看到的一些事情,让她们感到非常不安:有位爷爷因为没人帮他下楼而被困在家中的二楼;有位奶奶因为儿子没法来看她,她自己又因为走不稳而没法独自去倒垃圾,所以屋里堆满了使用过的成人纸尿裤;去送货的司机还遇到过有人在没有暖气的情况下生活,有人倒在地上,有人甚至已经死亡。但更多时候,人们只是感到很孤独,领餐的老人们会邀请司机来家里呆一会,他们希望有人能陪他们多聊会儿天。
03.
2020年4月,因为疫情,纽约的“老龄服务局”停止了一些白天的活动和老年社区公共餐厅。几个星期后,纽约州订购了1000多只机器猫和机器狗。这些机器宠物很快就被分完,发宠物的工作人员还追问:“能不能多给我五只机器猫?”
一些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会被机器宠物弄得不知所措,其中有一位老人紧张地给当地的“老龄服务局”打电话说她的“小猫”不吃饭了。但大部分老年人都非常喜欢宠物,爱不释手,把电池很快就耗没电了。“老龄服务局”的工作人员就会开玩笑说,老人爱死他们的机器宠物了。
“老龄服务局”的工作人员亨迪也很喜欢这些机器宠物。亨迪对老年人非常有耐心,会一个一个拨打电话询问老人要不要机器宠物。如果老人犹豫不决,亨迪就会说“没关系,我给您带份午餐去吧,也可以顺便带一个机器宠物给您看看。”亨迪为几年前认识的一位叫琳达的女士带去了一只机器猫,琳达和丈夫离婚后,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导致她无法直视他人的眼睛;为一位叫宝拉的女士带了一条机器狗,当时,宝拉的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后来,当她得知自己脊椎断裂后,她转身对机器狗说到:“新问题又来了。”
一条戴着红色头巾的白色机器狗被送给了一位名叫比尔·皮特曼的八十五岁老人。他住在一个整洁的房车里,已故妻子缝制的许多被子被整整齐齐的叠放着。老人告诉我说“我是法定盲,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机器狗的叫声打破了他一个人的日子,对一个孤独的人来说,这是件好事,“前几天我还去给小狗弄了点水,但它不喝。”“你认为它可能会喝么?”我询问到,“没有,我只是和它开个玩笑”
04.
种种迹象和研究都表明,与机器宠物互动的老年人会更加乐观,并拥有更多的目标感,孤独感也会减少,但为老人提供社交机器人仍然有不少的争议。
孤独感会促使人与机器人之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关系,这一点也困扰着许多伦理学家。一些人指责称:用机器人替代人类的陪伴来为老年人提供“虚假”的爱与关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用机器人来陪伴老人是否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在像小孩一样被对待,甚至造成自我价值感的降低?而我们又是否会这么随意地为救助一个孤独的孩子而开出“机器人”药方?(可类比一些家长因太忙或其他原因没时间照料孩子,而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行为)
如果一些专家担心的是机器人不能提供合格的护理 (如情感慰藉等),那么另一些专家担心的则是老年人会更喜欢机器人提供的某些护理。一位行业发言人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比利时女士曾向一个叫Nao的小型人形机器人坦白说,她每晚都会从床上摔下来,但她对她的护理人员则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身上会淤青和肿块。
在2019年出版的《孤独传》中,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Fay Bound Alberti)写道,“对老年人孤独的关注,是人们对西方老龄化问题普遍担忧的一种表现。在传统家庭不复存在的个人主义时代,社会焦虑就源于社会如何支持这些孤独的老年人。”
人口的发展趋势会加剧这种焦虑,现实的情况就是:照顾老年人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美国的头条新闻发出了社会老龄化的警告,人口普查局则预测,到2034年,65岁以上的美国人将首次超过18岁以下的儿童。到那时,预计美国将缺少15万名的护理员工。与此同时,许多养老院将会关闭,而还活下来的养老院也越来越变得像医院,专为病情最严重和最虚弱的人服务。
因此,对支持老年人拥有社交机器人的人来说,通常的辩护理由是:无人照料的情况并非危言耸听,有机器人总好过没有人照顾。
05.
尽管使用机器人替代人类陪伴有较大的争议,但事实上,没有人去问老年人对此究竟有什么意见。“老龄服务局”的工作人员曾询问一位名叫卡罗琳的老人是否愿意放弃机器宠物,以换取当地读书会或类似团体的成员资格,或者每周有人来陪伴她几小时,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没有问完,老人就打断了她,并连说了几个“不、不、不”。
“老龄服务局”的工作人员说,她遇到的每一个机器人的主人几乎都是这样的。当工作人员第一次上门拜访弗吉尼亚时,她说:“已经有一阵子没人和我说过话了,所以,快来和我唠唠吧。” 家访快结束时,她坚持让工作人员带一个甜甜圈在路上吃,并告诉工作人员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她。她觉得自己一时半会不会离开这里,尽管她也想知道自己是否会死在这座空空荡荡的大房子里:“也许就是今年了。”
“总有一天我会走的,”弗吉尼亚说。当她死后,她希望把机器猫“珍妮”带在身边,抱着猫一起下葬。
文章编译自:《纽约客》20210531期,译者:李安涛,内容有删改;
点击图片预约慈爱嘉专业居家服务
我们和您一起用爱守护家人健康
咨询及预约
慈爱嘉专业居家护理服务
欢迎拨打
慈爱嘉服务热线400-111-1128
或添加慈爱嘉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