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作为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脑中风是导致中老年人自理能力丧失的主要“杀手”。
经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但是普遍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今天我们就邀请了卢医生一起,就大家对中风术后康复的一些疑问做相关的解答。
Q1: 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卢医生:很多人认为出院之后应该静养一段时间再进行康复,但是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康复的目的是通过一定方式的运动锻炼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增进身体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风之后康复介入的时间越早,收益会越大,以后遗留下来的后遗症相对来说会越小,恢复的时间也能减短。所以,在出院后康复锻炼就应马上开始了。
Q2: 如果家人有高血压、冠心病,也能在术后马上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么?
卢医生:虽然我们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但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还是对早期锻炼顾虑重重,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病人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作。
其实中风的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而康复锻炼开始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倡中风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尽快进行锻炼,促进病体康复。
Q3: 我父亲现在术后已经半年多了,现在想找专业的康复训练,还来得及么?
卢医生:来得及。有人认为病程在半年以上中风患者的康复就没有意义了,即使锻炼患者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很多患者在中风1年后身体功能仍有改善,而且不坚持进行锻炼即使已经恢复的功能也会逐步丧失。
Q4: 如果在家自行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时,应如何进行训练,训练时应注意什么?
卢医生:如在家自行训练,活动量要循序渐进,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恢复早期阶段
由于此时患者的偏瘫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可采用按摩、推拿、被动运动等方法防止肌肉萎缩。
一般每次局部按摩5-10分钟,全身按摩不超过30分钟。推拿是用手指或手掌沿瘫痪肌肉向前推动。被动运动是由别人来活动病人瘫痪的肢体,包括每个大小关节,活动幅度尽量达到一个正常关节所能活动的范围。
2)恢复中期阶段
此阶段患侧肢体逐渐可以活动,但仍没有力量来完成主动运动,此时的肢体锻炼除坚持第一阶段方法以外,还应坚持练习翻身、起坐,在旁人帮助下学会站立,双手扶住椅背或床架向前移动脚步,锻炼瘫痪侧下肢的肌力以及关节运动。
3)恢复后期阶段
患者已可以进行一些幅度较大的活动,此阶段患者的主要锻炼方法是练习走路和进行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常用的锻炼手指方法可以捡豆子或握力器训练等。但患者在进行上述锻炼时,需有家属在旁边进行协助或保护,并帮助病人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距离。
Q5: 如果出现了语言功能障碍,应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之后有40%左右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康复训练的方法。
1)做发声的刺激,尽量促使病人发出声音;
2)把患者发出的单字整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个词语或者是短句,先从词语、短句开始,从简单到难,给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的环境;
3)交流代偿,可以鼓励患者通过手势、写字板或画图等形式和家里人进行交流。
除了上述问题,卢医生还为我们讲解了中风康复训练中的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1:训练时间越长越好。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各异,训练的强度、方法和时间也各有不同。一般每个关节活动五次左右,每天重复两次,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关节的挛缩,但是千万不能做一些粗暴的被动活动。
误区2:行走训练越早越好。
只有在腰部、背部、臀部跟大腿、小腿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而且平衡功能增强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步行训练。过早的步行训练会对膝关节造成伤害。
误区3:训练强度越大越好
在关节活动时不能超越关节本身所能活动的正常范围,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不仅会引起疼痛,同时也会导致关节腔内的出血或者韧带的断裂,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发展成慢性的炎症,甚至会出现关节的挛缩,加大了患者康复的难度。
误区4:训练时搭配理疗按摩,好得更快。
患者在康复期间可以适度进行理疗、针灸、按摩,但如果刺激过强容易导致肌张力增高。一旦肌张力过高反而对患者运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凡是可能增强肌张力的刺激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如果想为家人做更专业的康复训练
您可以选择慈爱嘉居家康复服务
点击图片了解
咨询及预约
慈爱嘉专业居家护理服务
欢迎拨打
慈爱嘉服务热线400-111-1128
或添加慈爱嘉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