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中医专家详解5大老年人冬季高发疾病

2021-11-05 19:13 卢先


点击音频,收听全文


8~10℃大幅降温、较强的雨雪天气......随着全国第二波降温来袭,秋季也将全面进入倒计时。天气转凉,早晚温差更大,换季一直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挑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养生,避免由于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下降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01

寒冷天气易诱发高血压、脑中风

秋冬换季是中老年人猝死的高发时段。天气变化,温差加大,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

人的各种防御反射减弱,引起机体毛细血管收缩,人体的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阻力增高,从而升高血压。

一旦再受疲劳、受凉、兴奋等因素影响,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等慢性病都有可能找上门来。


 防范措施

有效稳定血压

是把持病情的关键

1. 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

2. 注意防寒保暖,寒潮袭来,要及时添加衣服;

3. 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4. 注意合理饮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

5. 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6.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7. 洗脸、刷牙用温水;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等,注意保暖。


02

秋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季

秋冬交替时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老年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的侵袭。

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肺炎并加重气管炎、哮喘等原有的基础病。特别是“老慢支”,病情严重的甚至会持续1到2个月,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

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高龄老人,不一定会出现高热畏寒等明显症状,但无明显诱因的原有基础病加重,如血压、血糖飙升,精神情绪改变,甚至仅仅是疲乏、打蔫儿都有可能是肺部感染的表现,肺部感染是高龄老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范措施

外出时注意口鼻保暖

1. 保持居室的空气清洁,如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开窗通风

2. 应使室内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通过水分的蒸发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3.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在冬季用冷水洗脸、洗鼻子,是帮助患者提高耐寒能力的最简单的方法;

4. 有哮喘病的患者,在天气变冷时应尽量少出门,外出时注意口鼻的保暖,远离猫狗等宠物

5. 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没有禁忌症的老年人都建议及时接种,具体可接种前咨询医生


03

秋冬季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时节

秋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原有的胃炎、胃溃疡等老胃病也开始冒头,胃肠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肃杀萧条的环境会让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容易导致胃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有的老年人讲究“贴秋膘”,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但是这样并不能完全帮助老年人御寒,反而会加大消化道的负担。

除此之外在冬季的时候病菌也较多,中老年人需要保证自己的饮食卫生,否则可能会诱发消化道感染,直接导致胃穿孔或者肠穿孔。


 防范措施

清淡饮食,少吃多餐

1. 少吃多餐:少吃多餐可以使中老年人的消化道负担大大减少,并且以让老年人更好的吸收营养。

针对各种食欲下降或者是容易饱足的老年人,都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调节;

2. 适度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秋冬天气寒冷,对热量需求加大,而中老年人食欲下降,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标准,每天可以适量摄入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类、蛋类、牛奶以及豆类和豆制品,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帮助身体增强免疫力

3. 清淡饮食:适时改变口味,多清淡 秋季空气湿度小、干燥,因此秋季饮食养生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晚餐八成饱。轻断食和辟谷都不适宜中老年人的养生;

4. 定期检查:对于已经患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就需要在冬季时定期检查,因为中老年人患有消化道疾病,通常就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秋冬季容易加重,应该定期检查,避免疾病持续发展。


04

秋冬季好发皮肤瘙痒

冬时节,许多中年老年人除了皮肤干痒,手足皮肤还出现干燥、皲裂,十分难受。有些人足跟、足侧等处常易发生皲裂,裂口周围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发硬,裂得深时甚至出血,行走时足跟着地疼痛难忍,甚为不便。


 防范措施

少洗澡,多喝水

建议老年人一周洗澡1-2次即可,不要每天都洗,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建议多喝热水,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定,但每天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以及正确的饮水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皮肤保湿功效。


05

低体温综合征容易找上老年人

冬季特有的、不易引起人们重视的疾病,那就是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这也是老年人冬季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70%左右。该病是机体受寒冷刺激所致,以体温降至35℃以下为主要表现。病人通常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


 防范措施

有效进行防寒保暖

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预防尤为重要。

1. 要采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比如定时测量老人的体温,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居室,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增加营养,多吃热量高的食物等;

2. 要合理用药:老年人服药要谨遵医嘱,避免使用如冬眠灵等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药物,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 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防止继发感染。




点击图片预约慈爱嘉专业居家服务

我们和您一起用爱守护家人健康


咨询及预约

慈爱嘉专业居家护理服务

欢迎拨打

慈爱嘉服务热线400-111-1128

或添加慈爱嘉客服微信